都市生活,每個家庭都少不了要付水、電、煤等公用事業費,每隔一兩個月收到的賬單,少則三四張,多則六七張。不知有多少人留意,申城近年的公用事業費賬單“身形”日漸龐大,與全社會日益重視環境保護、合理利用資源的理念有點格格不入。
  其實,這些賬單並非生來就是“大模子”。以自來水賬單為例,上世紀的50年代至80年代,其面積大約相當於成年男子的1個手掌那麼大。但是,自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,賬單“模子”一點點長大,直到目前,同樣一張賬單,24釐米寬、12.6釐米高,面積相當於3個手掌。
  除了水費賬單,還有電費、燃氣費、電話寬帶費、有線電視費等等,這些賬單除了燃氣單大小在22釐米×15釐米約300多平方釐米外,其餘都在500平方釐米左右。此外,如購房還貸賬單、保險繳費通知單等,“模子”也都差不多。
  賬單“模子”為啥要變大?博主“@尚水老員工”這樣解釋,其合理性的一面,在於方便用戶繳費。賬單上印有條形碼、各營業網點,以及與法相關的各項告知,還有公用事業單位的對外服務舉措等,內容比以前多了不少。
  可另一方面,當年的技術遠沒有如今發達,手機、微博、微信也還不曾出現,所以不得不在賬單上做文章。而如今隨著互聯網技術飛速進步,各種便民須知可以讓用戶動動手指就知曉,完全可以改變一下賬單形式了。
  事實上,現在即使要徹底取消紙質賬單,技術上也做得到。一年多前,申城已開始推廣電子賬單,最理想狀態下,按目前全市800萬戶家庭每戶每月平均5.5份賬單計算,一個月就可節約4400萬份紙質賬單。據測算,一份紙質賬單從出賬單位到達用戶手中,計算紙張、印刷、油墨、物流各類成本約為1元。如果紙質賬單全改為電子賬單,一年將可以少砍20萬棵大樹,保護2500畝森林,節約用紙1萬噸以上,價值5.2億元。
  但是,目前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家庭習慣紙質賬單。同樣以供水為例,目前510萬戶用戶中,辦理電子賬單的僅28萬戶。所以,紙質賬單現階段仍有“瘦身”必要。
  我們的近鄰江蘇省,一些城市的紙質賬單類似超市收銀條,上面戶號、地址、抄表數、欠費數、抄表員、抄表日期等基本信息樣樣齊全,但大小約為上海賬單的五分之一,思路值得借鑒。我們的公用事業單位,一方面應繼續大力宣傳和推廣電子賬單;另一方面有必要主動讓紙質賬單“瘦身”,以節約資源、降低成本,推動賬單早日全面電子化。本報記者 張欣平  (原標題:水電煤賬單要不要早點“瘦身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w98xwwps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